close

     今天和姐姐突然聊到 世界七大奇景以及 世界七大自然奇景到底是哪些?? 的問題,決定來用功一下,將世界新七大奇景歸納成一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內容參閱了 世界七大奇景網站、維基百科等。 

    應該很多人的夢想都是環遊世界,走遍七大奇景,闖蕩五湖四海!!  在這之前, 世界七大奇景你知道幾個呢??

我們都是旅遊咖~ 點入看看出國行程!!

團體旅遊、主題旅遊、半自由行程優惠、預訂、出發! - Tripresso旅遊咖

1421932025-3327835770.gif世界新七大奇景

世界新七大奇蹟7.jpg
     世界新七大奇景名單,在2007年7月7日葡萄牙里斯本揭曉古羅馬競技場中國萬里長城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祕魯馬丘比丘墨西哥奇琴伊察卡斯蒂略金字塔、以及印度泰姬瑪哈陵 並列,此經由全球一億民眾網路票選,成為世界新七大奇景。

     以下就是世界新7大奇景的介紹:

基督救世主:里約熱內盧,巴西 (Christ Redeemer: Rio de Janeiro, Brazil)

       This statue of Jesus stands some 38 meters tall, atop the Corcovado mountain overlooking Rio de Janeiro. Designed by Brazilian Heitor da Silva Costa and created by French sculptor Paul Landowski, it is one of the world’s best-known monuments. The statue took five years to construct and was inaugurated on October 12, 1931. It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city and of the warmth of the Brazilian people, who receive visitors with open arms.

 

      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是該市的標誌,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蹟。

     基督像落成於1931年,總高38公尺,站立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公尺的科科瓦多(Corcovado)山頂,俯瞰著整個城市。

     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巴西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徵。

地理位置

        基督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科科瓦多山頂,山高710公尺。基督像身高30公尺,站立在八公尺的基座上,基座同時也是一座能夠容納150人的天主教教堂。基督像總重1145噸,張開的雙臂橫向總長28公尺。

歷史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於1850年代中期,那時一個天主教神父佩德羅·瑪麗亞·博斯,請求巴西帝國的伊莎貝爾公主籌措資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紀念物。伊莎貝爾公主對這個主意不是很在意,而當巴西在1889年成為共和國後,這個設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為當時的法律強制規定必須政教分離。

     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個地標」的提議是里約熱內盧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組織了一個叫做「紀念像週」(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動來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

     基督雕像的設計要求包括:須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穌基督像和一個象徵世界的基座。最後選擇了「救世基督展開雙臂」為設計外型。

       這座紀念雕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當地的工程師海托·達·席爾瓦·科斯卡監督建設。一組工程師和技師團研究了蘭多斯基的設計方案,並決定以鋼筋混凝土代替鋼材,以便更適合十字架形狀的雕像。科斯卡和蘭多斯基決定以滑石作為雕像的外層材料,因為它有柔韌性高的特點,而且能夠抵抗惡劣的天氣。里約熱內盧還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鐵路,以便將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塊石料運到山頂。

     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巴西總統瓦加斯為塑像剪彩,這一天是巴西主保阿帕雷西達聖母的紀念日——聖母顯靈日(又稱守護神節)。落成典禮的一大亮點是照明系統的啟動,原本計劃是由義大利發明家馬可尼從他在那不勒斯的遊船上,通過他發明的無線電啟動開關,但是由於當天天氣狀況惡劣,信號強度受到影響,最終不得不改由科科瓦多山上的工作人員手工開啟。

     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周年慶典上,里約熱內盧的總主教歐瑟比歐·奧斯卡·舍伊德樞機在塑像下為聖母顯靈日做彌撒,並宣布這座基督像被列為朝聖聖地。

 

萬里長城:中國 (Great Wall of China: China)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was built to link existing fortifications into a united defense system and better keep invading Mongol tribes out of China. It is the largest man-made monument ever to have been built and it is disputed that it is the only one visible from space. Many thousands of people must have given their lives to build this colossal construction.

      長城,是古代中國為抵禦不同時期塞北遊牧部落聯盟的侵襲,修築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西、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總計有43721處長城遺產,長城也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

     2009年4月,中國國家測繪局及國家文物局報告最新的完整考古研究顯示,明長城全長8851.8公里,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6259.6公里,壕塹長度為359.7公里,天然險的長度為2232.5公里,牆體平均高6至7公尺,寬4至5公尺。

     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宣布,歷經近5年的調查和認定,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公里。這是中國首次科學、系統地測量歷代長城的總長度。 該長度比位列第二位的伊朗戈爾干長城(195公里)長約108倍。

歷代長城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 三時期的規模最大。

    《延慶州志》記載:「古長城,在州南二十餘里,即燕塞,燕昭王秦開謀,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遼西。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

      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後晉放棄燕雲十六州使得宋朝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只起到盤查路人和作為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到了現代,熱兵器飛機的發明與空軍出現,修長城已經完全失去軍事意義了。

 文化意義

​​​​​八達嶺長城

  • 長城是中國古代建造的最為宏大的工程之一,中國的歷朝歷代長城都發揮了很重要的防禦作用,1987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存在,對古代中國來說,也是一個防禦入侵的精神防線。而在近代,中國人以長城作為中國的象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中,有「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歌詞,號召人們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刻,抵禦入侵。
  • 對長城的負面評價自古就有,例如陳琳飲馬長城窟行》:「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負面觀點認為,修築古代長城勞民傷財,是「閉關鎖國」的象徵。例如1990年代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的歌曲《長城》中所唱;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鮑昌曾撰文《長城》,描述古代長城是「淒婉的歷史」、「民族封閉的象徵」、「文化愚鈍的標誌」,並樂於見到今天長城的開放局面。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中,傳說秦始皇時期賦稅勞役繁重,有一對青年男女萬喜良、孟姜女新婚才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屍骨也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千辛萬苦,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已經死去的噩耗,她在長城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城牆為之崩裂,露出萬喜良的屍骸,孟姜女於因絕望而投海而死。
  • 長城可以說是地球上重要的人造建物代表。1937年時,著名荷蘭美籍歷史通俗讀物作家房龍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測:「中國的長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見的建築物」。關於能否從近地太空或月球上用肉眼望見長城一直存在爭議。但據一般研究與邏輯,長城寬度45公尺,遠小於四線道或以上之公路,如高速公路等,且其本身並非發光體與反光體,在數百公里以上不藉助儀器用肉眼觀察是不可能的。另外,神舟五號太空人楊利偉也稱其在2003年的太空之旅中沒有看到長城。

   馬丘比丘:秘魯 (Machu Picchu: Peru)   

    In the 15th century, the Incan Emperor Pachacútec built a city in the clouds on the mountain known as Machu Picchu (“old mountain”). This extraordinary settlement lies halfway up the Andes Plateau, deep in the Amazon jungle and above the Urubamba River. It was probably abandoned by the Incas because of a smallpox outbreak and, after the Spanish defeated the Incan Empire, the city remained ‘lost’ for over three centuries. It was rediscovered by Hiram Bingham in 1911.

 

     由於獨特的位置、地址特點和發現時間較晚(1911年),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

     在1983年,馬丘比丘古神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且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但與此同時,馬丘比丘也面臨著遭旅遊業破壞的擔憂。 馬丘比丘西班牙語Machu Picchu奇楚亞語Machu Piqchu,其意為「古老的山」),又譯麻丘比丘瑪丘皮丘,是祕魯一個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的遺蹟,西北方距庫斯科130公里,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2350243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重新發現

       1911年的724日,美國歷史學者海勒姆·賓厄姆三世Hiram Bingham III)讓西方世界注意到了馬丘比丘。他被熟悉此地的本地人帶到馬丘比丘。這位受爭議的探險家-考古學家在這裡完成了一份該地區的考古學報告。賓漢想出了「失落的印加城市」這個吸引人的名字,並用作他第一本書的書名。

     2002年,其他不為人知的二十世紀探險家留下的足跡被人發現,這些發現顯示賓厄姆當初為了成為公認的馬丘比丘發現者而故意掩蓋了這些痕跡。

       雖然發現馬丘比丘的功勞落到了賓漢的頭上,長期研究庫斯科的Simone Waisbard仍然堅稱馬丘比丘的發現者另有其人,最先到訪這裡的是Enrique PalmaGabino SánchezAgustín Lizárraga,他們於1901714日將名字刻在了一塊岩石上。

       而賓漢最初實際上在尋找的是維特科,印加帝國在西班牙征服祕魯時期最後的避難所和反抗據點。反覆探索這個區域之後,他在1911年被居住在遺蹟所在地的當地奇楚亞人帶到了馬丘比丘。賓漢之後又幾次到訪這裡並進行挖掘,直到1915年。在他寫的幾部關於馬丘比丘的發現的書籍中,《失落的印加城市》一書大為暢銷。

1.gif  佩特拉:約旦 (Petra: Jordan )

    On the edge of the Arabian Desert, Petra was the glittering capital of the Nabataean empire of King Aretas IV (9 B.C. to 40 A.D.). Masters of water technology, the Nabataeans provided their city with great tunnel constructions and water chambers. A theater, modelled on Greek-Roman prototypes, had space for an audience of 4,000. Today, the Palace Tombs of Petra, with the 42-meter-high Hellenistic temple facade on the El-Deir Monastery, are impressive examples of Middle Eastern culture.

     佩特拉希臘語Πέτρα阿拉伯語البتراء)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岩石」(petrus)。

     很可能《舊約全書》中稱的「西拉」(意義也是岩石)。阿拉伯傳統認為摩西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Josephus認為死海古卷中,佩特拉就是被稱為「Rekem」。

歷史

     佩特拉通常被認為是納巴特王國的首都。它北通大馬士革,南經亞喀巴灣可到印度洋紅海,西面是加薩,東面的沙漠背後是波斯灣

     佩特拉到底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尚無定論。根據其中陵墓半埃及希臘的樣式估計,佩特拉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之後,很可能是托勒密王朝時期,即前3世紀前2世紀

     前2世紀末,隨著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的衰落,納巴特王國開始興盛。公元106年,納巴特王國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3世紀時,可能是由於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和紅海海上貿易的興盛,作為陸路交通要塞的佩特拉漸漸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

     11世紀時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統治該地一個多世紀。13世紀末埃及蘇丹拜巴爾一世到過此地。1812年瑞士人J.L.伯爾克哈特是第一個證實佩特拉倖存下來的的歐洲人。

建築

    佩特拉因其赤褐色砂岩高山的色彩聞名。這裡的岩石呈褐色紅色、淡藍、橘紅黃色紫色綠色等。各種不同顏色岩石的扭曲岩層形成了岩石表面的螺旋形和波浪形的顏色曲線。

     佩特拉古城幾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圍懸崖絕壁環繞,入口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窄峽谷通道,名為「蛇道」。

     峽谷最寬處約7米,最窄處僅2米。2004年一家倫敦的建築公司正在此設計一條造價二百萬英鎊的遊客過道。

     古城核心是一個大廣場,廣場正面是鑿在陡岩上的宏偉的卡茲尼神殿。入口有羅馬柱,殿內有聖母像和壁畫。

     另有一座能容納兩千多人的羅馬式的露天劇場,舞台和觀眾席都是從岩石中雕鑿出來。城中還有許多寺院、住宅、浴室、墓窟等,大多鑿山而建。

現狀

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現有300多名居民,一部分仍然住在洞窟裡。

1985年126日佩特拉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1989年電影《聖戰奇兵》中印第安那·瓊斯到此地尋找聖杯,使佩特拉蜚聲遠播。

2005年5月,秘魯馬丘比丘成為了佩特拉的姐妹城市。兩個城市都在所屬文明中有著中心地位,並因此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2009年電影《變形金剛:復仇之戰》中六位至尊金剛的墓即在此地。

 

金字塔奇琴伊察:尤卡坦半島,墨西哥 (Pyramid at Chichén Itzá: Yucatan Peninsula, Mexico)

     Chichén Itzá, the most famous Mayan temple city, served a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enter of the Mayan civilization. Its various structures – the pyramid of Kukulkan, the Temple of Chac Mool, the Hall of the Thousand Pillars, and the Playing Field of the Prisoners – can still be seen today and are demonstrative of an extraordinary commitment to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composition. The pyramid itself was the last, and arguably the greatest, of all Mayan temples.

      奇琴伊察,最有名的瑪雅神廟城市,擔任了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它的各種結構 - 庫庫爾坎金字塔,查克莫寺廟物產,千柱殿的殿,和囚犯運動場 - 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建築空間和組成。本身是最後一個金字塔,在所有的瑪雅廟宇可以說是最大的。 

     卡斯蒂略金字塔位於猶加敦半島瑪雅遺跡奇琴伊察的中心建造於11至13世紀之間,為祭祀羽蛇神的神廟。金字塔的四面樓梯都是91階,但若金字塔頂端的神廟如果也算成一階的話,卡斯蒂略金字塔總共有365階,每一階就代表哈布曆的每一天。

 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意大利 (Roman Colosseum: Rome, Italy)

     This great amphitheater in the centre of Rome was built to give favors to successful legionnaires and to celebrate the glory of the Roman Empire. Its design concept still stands to this very day, and virtually every modern sports stadium some 2,000 years later still bears the irresistible imprint of the Colosseum’s original design. Today, through films and history books, we are even more aware of the cruel fights and games that took place in this arena, all for the joy of the spectators.

     在羅馬市中心的這個偉大的圓形劇場始建給予恩惠成功軍團並慶祝羅馬帝國的榮耀。它的設計理念仍然屹立到今天,幾乎每一個現代體育場大約2000年後仍然承擔著鬥獸場的原始設計不可抗拒的印記。如今,通過電影和歷史書籍,我們更知道殘酷的戰鬥和遊戲發生在這個舞台上,滿足所有觀眾的喜悅。

     羅馬競技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又譯作羅馬鬥獸場羅馬大角鬥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拉丁語Anfiteatro Flavio /Amphitheatrvm falvvm)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82年間,現僅存遺蹟位於現今義大利羅馬市的中心。

歷史

     競技場由維斯帕先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兒子提圖斯在位期間建成,下一位國王圖密善又曾修建它,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競技場建在另一個羅馬皇帝尼祿Nero)的「金宮」(拉丁語:Domus Aurea)原址之上。

     競技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牲畜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根據羅馬史學家卡西烏斯·狄奧的記載,競技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宰殺了超過10,000隻牲畜。

     競技場的名稱來源「Colossus」本來解作巨像,因為尼祿時期此處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

     217年競技場遭雷擊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毀壞,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復,繼續舉行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的搏鬥表演,這樣的活動一直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在中世紀時期該建築物並沒有受到任何保護,因此損壞進一步加劇,後來乾脆被用來當作碉堡

     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樞密院,拆除了鬥獸場的部分石料。1749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才宣布其為聖地,並對其進行保護。約翰·保羅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會在此舉行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但是卻沒有歷史證據顯示確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設計

     競技場這種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例如埃庇道努劇場Epidauros Theater,約330年,設計師:皮力克雷托斯 Polykleitos the Younger),當時的劇場都傍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券拱結構(拱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例如 Amphitheatrum Castrense,典型古羅馬建築),並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

     而羅馬競技場就是羅馬帝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鬥場,它長軸187米,短軸155米,周長527米,中央為表演區,長軸86 米,短軸54米,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看台。看台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斜,便於通風。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層柱廊的水手們像控制風帆那樣操控。

▼競技場內部

     競技場的看台用三層混凝土 的筒形拱上,每層80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即拱券支撐起來的走廊),最上層則是50米高的實牆。看台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

     整個鬥獸場最多可容納5萬人,卻因入場設計周到而不會出現擁堵混亂,這種入場的設計即使是今天的大型體育場依然沿用。

     競技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裡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競技場甚至可以利用輸水道引水。248年就曾這樣將水引入表演區,形成一個湖,表演海戰的場面,來慶祝羅馬建城1000年。

 

泰姬瑪哈陵:印度阿格拉 (Taj Mahal: Agra, India)

     This immense mausoleum was built on the orders of Shah Jahan, the fifth Muslim Mogul emperor, to honor the memory of his beloved late wife. Built out of white marble and standing in formally laid-out walled gardens, the Taj Mahal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perfect jewel of Muslim art in India. The emperor was consequently jailed and, it is said, could then only see the Taj Mahal out of his small cell window.

     泰姬瑪哈陵印地語ताज महल烏爾都語تاج محل),是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它是蒙兀兒王朝5代皇帝沙迦罕為了紀念他的第三任妻子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竣工於1654年。泰姬瑪哈陵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珍寶和世界遺產中被廣泛讚美的傑作之一」。

     泰姬瑪哈陵被認為是蒙兀兒建築的最精美的例子,結合了印度建築波斯建築的風格。

     1983年,泰姬瑪哈陵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雖然白色大理石圓頂陵墓是泰姬瑪哈陵最讓人熟悉的部分,但整個泰姬瑪哈陵是一個擁有多處建築的複雜建築群。

     泰姬瑪哈陵大約在1632年開始建造,在1653年左右完工,使用了成千上萬的工匠。泰姬瑪哈陵的建造被委託給一個建築師團隊,並由皇帝總監,團隊中包括有Abd ul-Karim Ma'mur KhanMakramat Khan烏斯塔德.艾哈邁德.拉合里波斯建築師拉合里一般被認為是首席設計師。

起源與靈感

     泰姬瑪哈陵的泰姬二字,是Taj的音譯,為皇冠之意,因此並不能稱呼葬於此的亞珠曼德·貝儂·比古姆為泰姬。亞珠曼德是沙迦罕父親賈漢吉爾的第20個妻子——茉荷茹妮莎的姪女,1612年與當時還是庫拉穆王子的沙迦罕結婚,被賜予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的封號。入宮19年,苦於多孕,生有86女,1630年,姬蔓·芭奴在第14次分娩Gauhara Begum時,不幸感染產褥熱,死於南征的軍營。臨終前向沙迦罕提出了4個遺願,其中一項就是為她建造一座美麗陵墓

施工

     1632年,泰姬瑪哈陵在印度北部亞穆納河轉彎處的大花園內開始動工興建,這項工程的首要工作是種植樹木,由於樹的成長極為緩慢,因此至少要有10年的時間讓樹來成長。

     當時極負盛名的建築師拉何利德里胡馬雍陵藍圖,動員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書法家,融合中亞波斯和印度的本土風格,用了22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座純白色及以大理石興建的藝術建築,總費用估計為3,200萬盧比

     泰姬瑪哈陵建築的材料是從印度各地和亞洲,以逾1千頭大象運送這些建築材料,綠松石來自西藏青金石來自阿富汗水晶翡翠來自中國,碧玉來自旁遮普邦檀香紅寶石來自印度南部四邦、孔雀石琉璃來自緬甸象牙白玉來自泰國、藍寶石來自斯里蘭卡瑪瑙黑曜石來自阿拉伯珊瑚螢石來自波斯黃金白銀來自朝鮮、綠寶石鹿角來自於越南。共有28種寶石和半寶石鑲嵌入白色大理石、華美至極。

     泰姬瑪哈建物高250英尺,佔地約17萬平方公尺,南北長580米,寬305米,有前庭、正門、蒙兀兒花園、陵墓主體和清真寺。進入主陵需要脫掉鞋子或者穿上鞋套。

裝飾

     花園中間是一個大理石水池,兩旁種植成列的柏樹,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水池盡頭則是陵墓,內有兩座空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沙迦罕王及皇后葬於空棺處地下的土窖內。陵墓主殿四角都有圓柱形高達40米的高塔一座,每座塔均向外傾斜12度,是為確保遇到地震時,尖塔向外倒塌而不壓到主殿,內有50級階梯。這四座高塔向外傾斜的最重要原因實為美學上的需求。

     因為人類的眼睛在遠方挑望此四座垂直建築物及中央主殿時,受距離影響,將產生高塔向內傾斜的感覺。將此四座高塔刻意建造成向外傾斜,反而可讓人於遠處挑望時,感覺其為完全垂直。

     專供穆斯林教徒們每日登高朗誦《古蘭經》,以及祈禱朝拜之用。墓室中央有一塊大理石的紀念碑,上面刻著幾行波斯文:「封號宮中翹楚泰姬瑪哈之墓」。站在陵墓旁邊迴廊中央的石塊上,可以感受到強烈的回音,令人迷濛不已。

      後方草坪為當時宮殿的葡萄園。主體建築外觀以最高級純白大理石打造,內外鑲嵌美麗的寶石水晶翡翠孔雀石),陵墓的每一面都有33米高的拱門,陵前水池中的倒影,看起來好像有兩座泰姬瑪哈陵。

     泰姬瑪哈陵在建築美學上,最引人注意的是其完全對稱。以主殿中心向兩向延伸之軸線切割之中軸線,可以看到相對於中軸線之距離相等之處,必存在數量、尺寸及樣式完全對稱之雕飾。其中軸線貫穿園區各門、水池及道路等之中線。

旅遊  

泰姬瑪哈陵的側面照

     泰姬瑪哈陵在早中晚所呈現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燦爛的金色,白天的陽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瑪哈陵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銀白色,白色大理石映著淡淡的藍色螢光,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

     泰姬瑪哈陵每年吸引24百萬名遊客,有超過20萬來自海外,遊客都集中在天氣比較涼爽的1012月。泰姬陸附近不准停車,遊客要步行,或搭乘電動車,允許帶小型攝影機照相機手機

     有人說,不看泰姬瑪哈陵,就不算到過印度;不在月光下來到泰姬瑪哈陵,就不算到過泰姬瑪哈陵20041127日,泰姬瑪哈陵有條件的對遊客開放夜遊,門票高達1500盧比,為一個早中晚遊覽票價不一樣的景點。在《貧民百萬富翁》裡,便擁有他到此處求生的段落。

歷史

     泰姬瑪哈陵是蒙兀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迦罕為了紀念他的第三任妻子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泰姬瑪哈陵大約在1632年開始建造,在1653年左右完工,使用了成千上萬的工匠,1657年他的兒子奧朗則布篡位,沙迦罕被囚禁於阿格拉堡,城堡四圍有護城河,長達2.5公里,牆高20餘米。晚年由最小的女兒照顧飲食,每天透過八角房的小窗,遠眺河裏浮動的泰姬瑪哈陵倒影,後來視力惡化,藉著鑽石光之山的折射來觀看泰姬瑪哈陵。7年後抑鬱而終,葬於愛妻身旁。

     有人認為,沙迦罕只是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沉溺在性愛毒品當中,種下蒙兀兒帝國日後沒落的後果。

文學

      印度詩人泰戈爾用極其優美的詩句盛讚泰姬瑪哈陵是「一滴永恆的淚珠」。全詩為:

沙·賈汗,你寧願聽任皇權消失,卻希望使一滴愛的淚珠永存。
歲月無情,它毫不憐憫人的心靈,它嘲笑心靈因不肯忘卻而徒勞掙扎。
沙·賈汗,你用美誘惑它,使它著迷而被俘,你給無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謝的形象的王冠。
靜夜無聲,你在情人耳邊傾訴的悄悄私語已經鐫刻在永恆沉默的白石上。
儘管帝國皇權已經化為齏粉,歷史已經湮沒無聞,而那白色的大理石卻依然向滿天的繁星嘆息說:「我記得!」
「我記得!」——然而生命卻忘卻了,因為生命必須奔赴永恆的徵召:她輕裝啟程,把一切記憶留在孤獨淒涼的美的形象里。

     儘管泰戈爾盛讚泰姬瑪哈陵,但是他卻忽視了泰姬瑪哈陵徵用浩大民力的事實。

5865677.gif

     看完這些新票選的世界七大奇景,你最想去哪個呢?? 或是你已經去過那些了?

     小馬兒發現這些都只是我的口袋名單,沒一個去過...嗚... 那你最想去哪一個呢?
最近很火紅的馬丘比丘? 或是電影常見道...超級經典的佩特拉古城呢??
     我最想去"義大利羅馬競技場喔", 惡補完後突然發現我對佩特拉古城也頗有興趣!!
有一天一定要行腳到此些地方體驗!! 到時再寫寫部落文!!  嘿!有夢最美! 一起踏遍全世界吧!

 

     小馬兒另外有整理了一篇★ 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  點我連結

     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天然奇觀喔, 依舊是很棒的世界票選前七名 ,趕快來看看是哪七大自然奇觀吧!

IMG_4603.JPG

     還好去年有去過 世界七大自然奇景 "入圍" 的名單啦 "柬埔寨吳哥窟" ~

本文參考來源 :   http://world.new7wonders.com/   新世界七大奇景網站 以及 維基百科全書

 

我們都是旅遊咖~ 點入看看出國行程!!

團體旅遊、主題旅遊、半自由行程優惠、預訂、出發! - Tripresso旅遊咖

arrow
arrow

    小馬兒★馬小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