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昨天住在五台山吸收了日月精華,佛光普照我們帶著一顆謙卑的心,今天要前往中國歷史號稱三大聖窟之一的雲崗石窟。
  2.   馳名中外的中國三大石窟之一【雲岡石窟】,雲岡石窟共有大小洞窟53個,其中第二十窟前的露天大佛是雲岡石窟中的代表作,高約14米,臉部線條柔和,雙目有神,是中國古代雕塑中的精品。
  3. IMG_6397.jpgIMG_6104.jpg

         【雲岡石窟】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

IMG_6229.jpg

           乘車前往雲岡石窟路程中一路秀麗景色。

20170609_133335_006_01.jpg

白雲藍天,雲采飛揚

20170609_151533_002_01.jpg

雲岡石窟售票廳

IMG_5918.jpg

參觀卷 (門票) 人民幣 125元

IMG_5921.jpg

       背面是景區參觀圖,以及 明信片!!!? 

IMG_5922.jpg

參觀地圖

IMG_5923.jpg

       雲岡石窟簡介,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佈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鬱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現存的雲岡石窟群,是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IMG_5924.jpg

      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象蜂窩密佈,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雲岡半腰。

IMG_5925.jpg

       剛進景區入口時,裝潢非常很現代,竟然還有手扶梯上下樓,讓我嚇了一跳,深怕等等看到的石窟都很"現代"...

IMG_5920.jpg20170609_160640.jpg

剪票通道 

20170609_161022.jpg

         過橋後越來越古代...彷彿漸漸穿越了!

20170609_163348.jpg

 

20170609_163429.jpg

靈巖寺 - 大尊的交腳菩薩, 等等在洞窟內也會有很多交腳菩薩。(腳交叉盤坐)

20170609_163603.jpg

這個柱子上面的菩薩雕刻的十分生動

20170609_164141.jpg

20170609_164147.jpgIMG_6416.jpg

        這次內蒙古、山西旅程中,雲崗石窟是哥朝思暮想的地方之一 (還有超強的 "懸空寺")!

        不知道哥為什麼對石窟會這麼有興趣,我都開玩笑的說: 「難道你某個前世是北魏雕刻石窟的師傅?還是你曾經在此修佛過?

1497083614929.jpg

 

 

 

 

 

 

        雖然開開哥的玩笑,我也蠻喜歡這些古蹟啦,巧的是我們以前都當過歷史小老師,對歷史都很有興趣,每當走訪一個古蹟聽聞其歷史,都讓人覺得內心悸動不已...,千年來多少故事、多少人在此參觀,膜拜呢?
      ▼沿途綁滿紅布條的樹

1497083623420.jpg

       我們在 雲曜 此處集合講解了好一會...關於雲岡石窟的歷史(快讓我進去)!!! 超期待的

IMG_5930.jpg       

          進到雲岡石窟,首先是整排華麗的氣派大柱子,上面有著精美的雕刻!

20170609_162553.jpg

 大象🐘

20170609_162704.jpg

       東南亞 的氛圍,雲岡石窟其實有包羅 中國. 印度等文化風格

20170609_162822.jpg       
      繼續往前走就會看到同時開鑿的第一窟、第二窟

IMG_6183.jpg

某一些石窟有木棧道

IMG_5934.jpg

      有些洞窟外有凹槽, 哥也打坐了起來。

 

IMG_5938.jpg

雙窟

第一窟、第二窟兩窟為雙窟,位于雲岡石窟東端。

   第一窟說明

IMG_6197.jpg

第一窟、第二窟位於石窟群東端,兩窟並列,同期開鑿

IMG_6185.jpg

       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儲存較完整。

IMG_6199.jpg

       才剛開始,第一窟和第二窟就風化如此嚴重,我有點擔心...會不會 每一窟都這麼有"歷史的痕跡"...無法辨識的五官...

IMG_6189.jpg

      兩窟佈局相似,中央均有方形立柱。

IMG_6193.jpg

這一側的形體和五官較清晰一點。

IMG_6194.jpg

數不清的大小菩薩

IMG_6195.jpg

       石壁邊的菩薩幾乎已經難以辨認五官,但看的出來都是盤坐。

IMG_6188.jpg       

第二窟 說明

IMG_6192.jpg

        第二窟內部,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IMG_6190.jpg

          山壁半露天的一些壁面上有些雕刻,但風化嚴重

IMG_6200.jpg

石窟有許多風化嚴重的雕刻在外。

IMG_6201.jpg

巨型岩石是打造石窟不可或缺的天然材料阿

20170609_165946.jpg

        雲岡石窟歷經1500年的滄桑,由於石窟區所處的地質及環境條件的變化,不同程度地經歷了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致使洞窟及雕像有不同程度的損毀。

IMG_6202.jpg

         我們繼續往前參觀其他石窟,經過一處 古道車轍

IMG_6204.jpg

古代的載物馬車

IMG_6206.jpg

這馬雕刻的還挺可愛

IMG_6207.jpg

       第三窟 是雲岡最大的石窟,斷崖高25米,中上部 鑿有12個方孔 

IMG_6212.jpg

環繞影片

      第三窟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 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

IMG_6210.jpg  

第三窟

     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一佛兩菩薩。

IMG_9765.jpg

▼ 第三窟造像

20170609_170759.jpg

        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

中間是一尊坐佛, 旁邊有兩個菩薩 

IMG_6213.jpg

      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IMG_6221.jpgIMG_6408.jpg

這是最大的一窟,合照留念。

1497083573685.jpg

        繼續往前走,首先看到一個很多小洞的洞窟,每個小洞窟裡面皆有一尊佛像正在打坐,這些佛像因為一千多年歲月的洗禮,五官幾乎都已經磨平,但人型輪廓還是在的。

20170609_170119.jpg        

洞外風化的菩薩

IMG_6226.jpg

         這裡似乎也有個菩薩的形體?? 看的出來嗎??

IMG_6227.jpg

第四窟

IMG_6212.jpg

      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東西各雕三佛像。

     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525年)銘記,這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前三窟都可以拍照,但是第四、第五窟後好幾個都是禁止拍照的,進去可以發現,裡面保存得特別好,包含顏色都還很生動。

20170609_171453.jpg

第五窟 、 第六窟

      溫馨提示: 禁止攝影、拍照丟垃圾、吸菸、 大聲喧嘩、觸摸

IMG_5949.jpg

非常中國風的外觀,就搭建在洞窟外。

IMG_5950.jpg

       清代,清順治八年(1651年)雲岡寺院得以重修。現存第5、6窟的木構窟檐和寺院即為此時重建。

IMG_5953.jpg

窟外的精美雕刻

IMG_9767.jpg

IMG_9768.jpg

第五窟

       第五窟位于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

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

IMG_6228.jpg

走進第5窟,窟室雖甚闊大,但仍有擁擠狹隘的感覺,因為北壁的大佛太大了,四壁也雕滿了十方諸佛、菩薩、佛弟子,整個窟室都塞滿了佛,人被群佛所包圍。

IMG_6230.jpg

北壁的大佛高17公尺,是雲岡石窟最高的大佛,大佛採趺坐坐姿,雙手輕放膝上,雙膝間的距離有15公尺長,據說,大佛盤坐的兩腿間就可站滿百餘個人,可見佛像的偉大。

與曇曜五窟的大佛不同,第5窟的大佛被後世(相傳是遼代時)包泥彩繪,大佛外滿是金綠的華彩。因為雕鑿在孝文帝「始穿衮冕」的漢化政策後,所以大佛的衣袍也顯得較為寬大,據信是當時南朝士大夫「博衣寬帶」的常服樣式。

(此窟無法攝影拍照) i’m sorry.😱

IMG_6233.jpg

       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IMG_6240.jpg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線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西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IMG_5954.jpgIMG_5956.jpg

出現了 外面看到的 交腳菩薩

IMG_5957.jpg

        導遊會向大家講解一些關於石窟中的歷史故事,細訴一些我們較沒注意到的石雕特徵。

IMG_5959.jpg

天花板也大有文章

IMG_5960.jpg

       看到這麼多的雕刻,不免讚嘆古人到底多少技師在雕刻這些呢?

IMG_5961.jpg

或許有些人一輩子就在雕刻到老

IMG_5962.jpg

也為我們後世留下了經典不朽之巨作,

IMG_5964.jpg

IMG_5965.jpg

     清晰可見石窟中無論是大佛、小佛都極為出色

IMG_5948.jpg

第七窟 第八窟

IMG_5966.jpg

IMG_9793.jpg

IMG_5967.jpg

第七窟

      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後兩室。後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于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IMG_5968.jpg

IMG_5969.jpg

IMG_5970.jpg

第八窟

      窟內兩側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這種雕像在雲岡極為罕見。

IMG_5971.jpgIMG_5972.jpg

第九窟、第十窟

       第九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門拱兩柱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動感強。

IMG_5974.jpg

最華麗的第九窟

IMG_5975.jpgIMG_6400.jpg

       第九洞窟有著精彩的雕刻壁畫,而且是色彩繽紛保持完整的一個洞窟。

IMG_6234.jpg

IMG_6238.jpg

在這有非常多的大小雕刻,還解釋得出許多故事喔,雖然我也是聽聽就忘,因此環顧一週默默錄影!

IMG_5976.jpg

華麗的第九窟影片

色彩豐富

IMG_6237.jpg

IMG_5979.jpg

IMG_5981.jpgIMG_5982.jpg

IMG_5983.jpg

IMG_5984.jpgIMG_5985.jpg

IMG_5986.jpgIMG_5989.jpg

IMG_6417.jpg

第十窟 說明

IMG_5990.jpg

第十窟

       與九窟同期開鑿,分前後兩室。前室有飛天,體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構圖繁雜,玲瓏精巧,引人註目。

第十一窟~第十三窟 維修,暫不開放

IMG_5991.jpg

其中也有一些維修中的石窟

20170609_180712.jpg

20170609_180732.jpg

第十一窟

窟中共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薩像儲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龕上滿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

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手執弦管、打擊樂器,神情迥異,形象生動。他們手中的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十分珍貴,是研究中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第十三窟

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

    第十四窟

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

IMG_5992.jpg

第十五窟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餘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IMG_5995.jpg

      第十五窟的洞外看的出來石壁上刻有非常多的小菩薩嗎?

IMG_5993.jpg

洞內更是驚人的密集

IMG_9804.jpg

中間有三個已經被破壞

IMG_9805.jpg

坐佛

IMG_9806.jpgIMG_9808.jpg

要雕刻的大小形體皆一致也是很厲害的

IMG_9807.jpg

       這一洞...很有密集恐懼症 

IMG_9809.jpgIMG_9810.jpg

名副其實的萬佛洞~~萬佛朝宗))) 

IMG_9811.jpg

        雲岡石窟期間歷經數代的北魏皇室經營,數以「曇曜五窟」(16-20窟)氣勢最奇偉,聽導遊介紹,雲岡石窟內的大佛面容都是以皇帝的樣子來做雕刻古代的皇帝可能認為自己就是神佛吧),或者覺得希望自己往後可以化身為佛,先幫自己打造好佛像。

        窟制相同: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造像以三世佛為主;衣飾風格仍保有鮮卑、西域、印度的原樣,大佛相貌摹仿著北魏的五位皇帝雕鑿,包括:文成帝(16窟)、景穆帝(17窟)、太武帝(18窟)、明元帝(19窟)、北魏道武帝(20窟)

   第十六窟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 文成帝(16窟) 立佛洞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 通稱"曇曜五窟

"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立于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440年-465年;在位452年-465年),鮮卑名烏雷,擁有勤勉頭銜,南北朝時期北魏的皇帝。

IMG_5997.jpg

       主像為釋迦立佛,高13.5米,波紋狀髮髻,清秀俊逸。佛像身穿褒衣博帶式袈裟,胸前結帶下垂,被戲稱為世界最早打領帶,其實是北魏太和年間推行漢化時的服制。我對16窟這位皇帝覺得特別有親切感(其實只是因為這位是花美男吧? 我一直覺得長得很像金賢重歐巴...)

IMG_9813.jpg

       但他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皇帝(文成帝拓跋濬),(某天在看大陸劇「錦繡未央」意外發現正是演拓跋濬的故事,雖然內容也有很大的改編啦!但是文成帝之所以有名,不只是因為他勤政愛民,而是他不再繼續太武帝四處用兵的政策,而是休養生息。但也有征伐。太安四年(458年),拓跋濬親率10萬騎兵、15萬輛戰車,進攻柔然。柔然處羅可汗吐賀真遠遠逃走。柔然別部統帥烏朱駕頹等人率領幾千個帳落投降 。

20170609_180207.jpg

      有人說文成帝拓跋濬是位美男子,看洞內的石雕依據他雕刻的相貌,非常的英俊不同於其他的皇帝面容!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一直覺得石雕的拓拔峻長得很像金賢重(咳...抱歉...可能我眼中只有金賢重歐巴)。

      感覺文成帝拓跋濬的故事非常的精采,但由於他英俊的相貌,應該會有很多的故事更吸引人吧(請自行查閱歷史)

      另外文成帝也是雲岡石窟的重要角色,因他的爺爺(太武帝)崇信道教,一度太武滅佛興安元年,文成帝拓跋濬下令復興佛教。興安二年,令建造雲岡石窟。

第十七窟   景穆帝-拓跋晃(17窟)

        從17.18窟洞外就可以看到兩尊大佛像的面貌,17窟是北魏時期沒有繼承皇位的太子(景穆帝-拓跋晃)。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是以後補刻的。

       公元432年,為太武帝長子的拓跋晃被立為皇太子,在他年長後,太武帝經常讓他監國視政。451年,由於宦官宗愛陷害許多太子宮的屬官被殺,拓跋晃驚懼而死(一說因驚懼謀殺太武帝,被太武帝詐死誘擒囚禁於鐵籠再殺害),追諡景穆太子,次年,其子文成皇帝拓跋濬即位,追尊拓跋晃為景穆皇帝,廟號恭宗。

IMG_6001.jpg

     雖然貴為太子,但是由於沒有成為皇帝,礙於古制因此所以無法打坐在平面上,因此是雕刻於地下室?這是導遊說的。

第十七窟  彌勒三尊洞

IMG_6003.jpg

      主像是菩薩裝的交腳彌勒,高15.6米,頭戴寶冠,胸佩蛇飾及短瓔珞,臂著釧,斜披絡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腸長裙,獅子座,具有濃郁的異域情調。西壁立佛面龐渾圓,造型古樸壯美。東壁坐佛雙肩齊挺,服飾線條流暢,刀法嫺熟。窟內四壁以千佛雕刻為主,雕像清簡勁直,純真樸質,反映了雲岡早期造像的藝術特點。

     ▼從洞中看第十七窟, 有交腳彌勒佛倚於須彌座上。

IMG_6004.jpg

     第十八、十九、二十窟為一組,第十九窟是中心窟,開鑿時間最早。左手邊五官清晰, 面容英俊,右邊是五官模糊且斷臂。

20170609_180559.jpg

第十八窟  立三佛洞

      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

 

第十八窟  太武帝(18窟)

        第十八窟設計嚴謹,佈局完整,北壁主佛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樑高挺,渾厚質樸,身披千佛袈裟,被認為是太武帝因滅佛而懺悔。兩側分別配置脅侍佛、脅侍菩薩以及十大弟子像。上端五弟子雕刻,俱為西域人特徵。

20170609_180656.jpg

第十九窟 (維修中照片沒拍到)

     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IMG_6081.jpg

第二十窟  白佛爺洞

       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個半開放的洞窟,有一尊最大的佛像,不僅高大且完整較沒有受到太多的風化痕跡。       

20170609_181619.jpg

         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

IMG_6083.jpg

         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

IMG_6086.jpg

對坐的石雕  在 20窟 白佛爺 旁邊

IMG_6082.jpg

         從這裡爬上來,可以近點拍第20窟的大佛,我們爬上去側拍和大佛的側臉模鼻照

IMG_6087.jpg

       這尊大佛可以從正面或是到側面去看,都雕刻的栩栩如生,我和哥爬上樓梯和此尊大佛拍了一張側臉碰鼻子照!(也是因為之前去吳哥窟和大佛臉拍了側臉碰鼻子照片獲得啟發) 

20170609_182116.jpg

捧下巴磨鼻子

20170609_182221.jpg

        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

       在這跳躍連拍,好像和大佛一起飛到了九霄雲外😆非常有趣。

20170609_181425_008_01.jpg

        這尊佛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IMG_6396.jpgIMG_6394.jpg

IMG_6397.jpg     

 

        第21—45窟介紹:雲岡西部窟群包括雲岡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編號的小窟小龕。大多屬於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以後的作品。其特點是不成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為補刻的小龕多。造像多為瘦骨清相,衣紋下部褶紋重疊,神態文雅秀麗,藻井中飛天飄逸洒脫,具有濃厚的漢化風格,與「龍門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樂神」浮雕,是研究北魏雜伎的形象資料.第39窟中心五層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間,六柱,柱頭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層間闊高度皆小於下層,穩重雋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資料。第40窟整體布局巧妙地運用裝飾藝術,使洞窟格式、構圖既有規律,又有變化,提高了石窟藝術的格調。  

      回程有搭 遊園車回去!! 

1497083579160.jpg

       雲岡石窟的專車,載我們到出口

IMG_6088.jpg

下車地點是 "食貨街"

IMG_6092.jpg

       這裡賣蠻多古玩、紀念品、 山西的煤晶石等等

IMG_6093.jpg

 

IMG_6097.jpg


  感想: 

       我們在雲岡石窟渡過了大約兩三個小時,倘若你也喜歡歷史就跟著專業的經典介紹員的腳步細細品味,值得了解的故事,或是聽完重點後開始雲遊拍照(就是我)。

       因為很愛拍照,所以也錯過了一些精彩的介紹,這些故事留給有回憶的人,或還沒去過即將要去的朋友,親身聽聞與經歷吧!

       世界上許多古老的國家都有精彩的歷史,幾千年前更是擁有許多精彩的壁畫或是雕刻,讓我們這一世仍能看到千古流傳的藝術,見證古代的繁華與神奇之處。

      今天在雲岡石窟感受到了千年之美。數千年來...有多少人曾經親眼見證了這一切的宏偉,他們當時應該擁有與我一樣的讚嘆與驚奇吧!在雕刻的時光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血淚故事呢?我想還有很多的謎團未解開吧!

       我們的雲岡石窟大佛參觀圓滿體驗。

IMG_6399.jpg

 

IMG_6395.jpg

       接著我們繼續往熱情的蒙古出發!我的熱情~~好像一把火~~~ 沙漠我來囉!!!

IMG_9766.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雲崗石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馬兒★馬小琳 的頭像
    小馬兒★馬小琳

    ❤小馬兒趣旅行❤喫美食

    小馬兒★馬小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